近日,記者在江西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鎮寺前村采訪時了解到,該村將上級扶持的50萬元資金作為村集體的“股金”入股茶葉合作社,流轉茶園137畝。村書記何志勇說,“明年起,茶園每年將給村集體增加6萬元收入?!?/p>
此前,對于這筆錢該不該投到寺前村是有過爭議的,因為寺前村并不是集體經濟薄弱村。2019年,寺前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0萬元。今年村里利用山泉水養殖龍蝦,一上市就供不應求,預計今年底村集體收入將達到25萬元。
據了解,像寺前村這樣有一定經濟實力,但仍獲得50萬元上級扶持資金的村在景德鎮共有10個,浮梁縣臧灣鄉寒溪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近10萬元,同樣獲得了50萬元扶持資金,用于發展綜合種養項目。
扶持資金為何不全部投入到薄弱村呢?景德鎮市以“扶優扶強、幫頭帶尾、整體提升”為導向,在“空殼村”全部清零的基礎上,選擇一些基礎較好的村進行扶持,就是希望把“扶得上去”的再推一把,提升村集體整體實力。預計到年底,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將超過5萬元。
為了選準扶持對象,景德鎮市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專門出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意見,提出20項具體措施??h鄉兩級黨委一個村一個村摸排,從黨組織戰斗力強、發展意愿足、基礎條件好的村子中好中選優。寺前村之所以被選中,用村書記何志勇的話來說,得益于茶園是個收益保底的項目,寺前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山地自然環境,茶園面積1000多畝,每年茶葉都供不應求。同樣的,寒溪村近幾年集體經濟穩步發展,2018年流轉350畝閑置土地種植七月菊、黃菊,通過烘干制茶,當年收益2萬多元。2019年又流轉土地75畝,種植水稻、西瓜、花生,村集體收益8萬多元。今年村里引進了山東一家農業企業,發展韭菜種植200畝,每畝年產值萬元左右。
今年,景德鎮市共有30個村獲得各級財政扶持專項資金1500萬元,除10個村集體經濟有一定基礎外,其余20個村都是薄弱村。對于如何用好這筆扶持資金,促進“酵母資金”效益最大化,該市突出縣級黨委政府統籌功能,比如樂平市就將18個村的扶持資金900萬元,打包入股現代休閑農業項目,通過“借雞生蛋”,實現村村都有穩定收入。
接下來,景德鎮市就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再發力,將其作為農村基層黨建“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在“扶弱”上謀實招、在“推優”上見真功,實現村集體經濟新突破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