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青海省萬名干部下鄉活動正式啟動。從全省抽調的1.3萬余名干部分批次深入4149個村,集中一個月時間進村入戶開展宣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切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一個月的時間里,直接受教育人數達97.75萬人。據了解,這也是青海省連續第20年開展此項特色宣講活動。
青海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活動是青海省推動“三農”工作的一個有力抓手,是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是推動農牧區社會穩定、實現農牧區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省委組織部注重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扎根鄉村、融入群眾、服務“三農”的工作優勢,有效引導5221名駐村干部扎根鄉村一線,積極探索黨的“三農”政策宣講新模式新路徑,把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作為基本要求,將黨的群眾觀點、群眾立場和群眾路線貫穿始終,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青海省萬名干部下鄉開展“一講兩穩三促”活動以來,駐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政策宣傳隊”“民情訪察隊”。在宣講政策中開展走訪調研,在訪察民情中豐富內容,將理論宣講與群眾重點關注的支農助農信息、鄉村振興戰略、農牧業技術指導等有機結合,增強了宣講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群眾座談會、庭院板凳會、草原帳篷會、馬背宣講隊等豐富多樣、靈活有效的宣講形式被因地制宜應用在各地,切實提升了宣講工作實效。
王軍團是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窯莊村第一書記,在召開群眾座談會中,他將“話筒”交給群眾,引導他們表達訴求、說出想法,同時用新理論、新政策解答群眾疑惑,在集思廣益中為窯莊村制定了黨支部領辦村集體經濟企業,走“土地資源二次整合,留守群眾二次聚合,農業生產二次聯合”的新路子。
平日里,駐村干部不是奔忙在家家戶戶之中,幫村民解決急難愁盼,就是奔走在政府部門之間,協調項目、爭取政策,他們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將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這幾天,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新華村駐村干部鄧之天,正為了解決村集體有機肥廠銷路不暢的問題四處奔波,他一方面向政府部門爭取競標“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項目,另一方面也向周邊市縣種植大戶及合作社等推銷有機肥,開拓市場。他說,來回奔走之間,腦子里漸漸有了解決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就業務工問題的辦法。
在村里,總有許多小事需要俯下身子認真關注,真心實意積極作為。駐村干部只有常駐農村,才能發現、關注并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身邊小事。牧區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心理健康問題,是在貴南縣森多鎮駐村的干部楊曉瑩最關心的事,她通過實地走訪,為牧區留守兒童建立了“留守兒童聯系卡”,制作并幫助他們實現“微心愿”6份,為遭遇意外事故的多杰本一家代辦臨時救助和低保申請,在點點滴滴中讓黨的政策溫暖每位牧民群眾。
青海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5221名駐村干部在“萬名干部下鄉”活動中充分發揮“尖兵”作用,讓單純的政策宣講從“務虛”走向“務實”,讓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獲得更多的群眾支持、更強的實踐力量、更好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