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1月,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9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堅持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強化法律權威地位,以德治滋養法治、涵養自治,讓德治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強調要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把打擊鋒芒始終對準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
針對當前涉黑涉惡問題新動向,切實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勢,把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和反腐敗、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把掃黑除惡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7月9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單位認真組織好浙江經驗的學習推廣工作,加快落實以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為重點的各項工作,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
村(居)民委員會任期擬由3年改為5年
在12月23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國務院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修正案(草案)》,擬定將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任期由3年改為5年,與村和社區黨的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任期保持一致,這樣有利于保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負責人隊伍相對穩定,有利于促進村和社區公共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安吉發布全國首個鄉村治理地方標準
9月,浙江安吉縣發布《鄉村治理工作規范》,這是全國首個鄉村治理地方標準規范。
該規范標準以鄉村治理“余村經驗”為藍本,內容涵蓋“支部帶村”“發展強村”“民主管村”“道德潤村”等內容,囊括了組織架構、工作方法、運行流程和負面指標等具體要求。此外,“安吉鄉村治理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安吉鄉村治理的靜態結構模型”是此標準的最大亮點,“動靜”結合,起到了化繁為簡的作用。
提出2020年全國“村規民約”實現全覆蓋
12月,民政部、中組部、全國婦聯等7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村、社區普遍制定或修訂形成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
內容包括規范日常行為,維護公共秩序,保障群眾權益,調解群眾糾紛,引導民風民俗。尤其要針對天價彩禮、家庭暴力、拒絕贍養老人等突出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抵制和約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