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政偉(左一)與返鄉青年交流。
除夕上午,在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傅莊街道沂興莊村黨群服務中心,90后村書記密政偉正忙著寫春聯,墨跡剛晾干,他就將對聯送到低保戶李忠強家,并幫忙貼上。李忠強夫妻兩人雖有殘疾,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密書記每年都給我們寫春聯,看見那熟悉的字,心里就暖和。”擔任沂興莊村黨支部書記三年來,除夕給困難群眾寫春聯送福字,成了他的規定動作。
中午,密政偉給五保戶姜育才送去了餃子,姜育才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激動地說:“感謝密書記,大過年的還想著我。”前不久,姜育才因病行動不便,村里還安排志愿者輪流到家里照顧。
每年趁春節假期與返鄉人才交流,是密政偉必不可少的節目。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這個春節不少人沒能如期返鄉,密政偉就通過電話和他們一一交流,聊聊村里的變化,請他們提出意見建議。在深圳經商的亓善武,接到密政偉的電話很親切。“書記辛苦了,村里的環境整治力度很大,效果我們都感覺到了。過去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環境又臟又亂,路邊堆滿了柴草。現在不一樣了,道路更寬了,出家門就是花花草草。村里發展需要我們出力的地方,你盡管說。”
下午4點,密政偉與6位返鄉人才齊聚一堂,來自上海的李勇、杭州的李鑫龍、北京的信忠保等成為座上賓。密政偉請他們圍繞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1988年出生的李勇,從山東警察學院畢業后,一直在上海從事奶牛養殖,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飼養技術。密政偉希望他為村里的發展出把力,并承諾“引來千里馬,更要服務好”,不僅提供干事創業的舞臺,更會在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來自家鄉的召喚,讓李勇有了回鄉創辦養牛合作社的想法。“有這么好的環境,我有信心把養牛產業做好,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也希望更多的鄉賢回鄉投資興業。”
2020年以來,沂興莊村成功回引了4名返鄉青年,已成長為村委會委員的亓具峰就是其中之一。原先在外地做蔬菜批發生意的亓具峰,回到家鄉后,創辦了水果藕種植項目,去年為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為村民闖出了一條致富新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事實證明,選擇回鄉創業的路子是正確的。”
亓具峰的現身說法,讓參加座談的人員心頭激起陣陣漣漪。“故鄉也是創業的熱土,造福家鄉父老,是每一個在外漂泊的游子應有的情懷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