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飄香谷滿倉,秋風颯爽豐收忙。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在遼寧省凌海市翠巖鎮翠巖山下的翠巖大集,慶豐收的主舞臺、農產品展示及品鑒區、凌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創展區等均布置完畢。
這兩天,牤牛屯村黨組織書記金祥輝忙壞了。他挨家挨戶通知,“大集免費提供展銷臺,大伙兒把家里賣相好、品質佳的農產品挑揀出來,等豐收節賣個好價錢。”“書記,您放心吧,都備著呢!”歡笑聲在空中回蕩。
翠巖鎮美麗鄉村一景
牤牛屯村是遼沈戰役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舊址所在地。走近村口,就能看到成排的果蔬大棚上方飄揚的五星紅旗,紅色氣息撲面而來。白天參觀遼沈戰役紀念館,到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看紅色舊址,夜晚住農家大院品黃金瓜、吃農家飯,已成為當地旅游的“標配”。
抓住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的契機,牤牛屯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修繕了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舊址,新建了黨員學習基地、紅色廣場等多個紅色項目,牤牛屯村被評為全國首批重點旅游鄉村、錦州市委授予“五星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鄉村旅游插上“紅色翅膀”,2022年以來牤牛屯村年均接待游客12萬余人次,旅游年收入達185萬元。村集體合作社208棟高效棚種植“圣女果”、黃金瓜、茼蒿等果蔬,平均每畝大棚年純收入3.8萬元,村集體年增收12余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5萬元。
牤牛屯村
“活了80多歲,沒想到這么多人到村里參觀,俺們村也能有這么熱鬧的時候。”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丁蘭英滿臉驕傲。丁蘭英家種了3個大棚,一個棚一年純利潤2.5萬元。“往年豐收節,俺們村的圣女果、黃瓜、茄子等果蔬根本不夠賣,我家今年備貨比去年多一倍。”丁蘭英笑著說到。
“每年豐收節,都是鎮上最熱鬧的日子。”翠巖鎮副書記徐凱峰告訴記者,翠巖鎮下轄13個村,鎮里統一舉辦慶豐收活動,除了有老百姓自發組織的節目,比如扭秧歌、東北二人轉、地方特色戲劇等演出之外,鎮里今年突出紅色元素,圍繞遼沈戰役新編排了《小山村大決戰》舞臺劇,講述了一個小山村從解放戰爭到改革開放再到奮進新時代的動人故事。
2022年9月,翠巖鎮在翠巖大集文化大舞臺舉辦農民豐收節(資料圖)
徐凱峰表示,翠巖大集的豐收節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今年是第六屆,已成為當地農旅活動的一項品牌,“我們要用好這個品牌,唱響我們的紅色故事,賦能翠巖鎮鄉村振興,擴大我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供貨商前來采購洽談。”。
為了實現1+1>2的效果,凌海市放大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效應,以牤牛屯村為核心,成立翠巖鎮文旅產業聯合黨委,通過黨建引領、組織搭臺、產業唱戲,推動鄉村文旅產業抱團式發展、聚攏式壯大,帶動周邊13個村吃上“生態飯”“旅游飯”,真正將紅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風吹麥浪,點綴著紅色村莊,好似“紅味”“農味”雙響炮,絢麗綻放在牤牛屯村上方,預示著紅色村發展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