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有這個演出的機會,我們每天抽出2個小時,在‘石榴籽服務站’舞蹈室排練,就想把我們最好的精神狀態展現給大家。”“演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唱的都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既看節目又能長見識,這樣的演出我們很喜歡……”近日,走進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阿克阿熱勒村,歡聲笑語,熱鬧非凡,一曲曲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時代贊歌、一個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舞蹈作品,進一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引領鄉村文化生活新風尚。
新疆阿勒泰地區素有“哈薩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現”的美譽,為主動順應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近年來,阿勒泰地區堅持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實施“黨建+文化”工程,搭建鄉村文化平臺、培育鄉土文化能人、開展多彩文化活動,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和歷史遺存,根據“一村一品”要求,先后打造“最美童話雪村”也拉曼村、“額河第一村”塔拉特村、“哈薩克民俗文化村”阿克阿熱勒村等34個特色文化鄉村。為了不斷完善村級陣地建設,拓展為民服務功能,按照地區系統謀劃、縣市統籌布局、部門各盡其能、鄉鎮牽頭負責、村黨組織具體推進的模式,共提升改造“文化長廊”“鄉村大舞臺”等基礎設施及場所46處,建成“村史館”“鄉情館”等特色文化陣地62個,設立黨建圖書苑(室)、圖書流動服務點515個,不斷夯實鄉村文化振興基礎。
為不斷壯大文化能人隊伍,結合鄉鎮干部“包村聯戶”工作,通過走訪摸底、群眾推薦、座談交流等方式,摸清轄區離退休黨員、鄉土文化能人等底數,分類組建“石榴籽宣講團”“夢想舞團”“白樺之音”等特色隊伍190余支,吸納優秀文藝愛好者、文化活動積極分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員等4000余人。邀請黨校、講師團等專業人員授課,通過遠程電教“線上講”、黨校“集中學”、實地“送教學”等開展共128場次傳統文化等專業培訓,提升文化能人素養。
以重溫黨的歷史、弘揚傳統文化、展示幸福生活為主線,以“建功立業新時代·喜迎黨的二十大”為主題,通過現場展演、線上直播等形式,先后舉辦了《可可托海我的魂》話劇展演、農牧民群眾學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舞臺劇及阿肯彈唱會、雪地叼羊等大型活動、民俗活動60余場次,吸引線上線下觀眾1000余萬人,營造了濃厚文化氛圍。以“村史館”“文化廣場”等為載體,舉辦“真情頌黨恩”百姓故事會、“支部書記講村史”主題演講等活動200余場次,講述鄉村新面貌、幸福新生活、文化新風尚等鮮活故事,引導農牧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