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東山坳升了起來,地處豫西秦巴山區腹地的河南省盧氏縣官道口鎮果嶺村,金色陽光灑滿一望無際的蘋果園。來自海關總署食安局的駐村第一書記張義同村民趙曉明一起栽植蘋果樹。
雙腳堅實站立,前腿弓、后腿蹬,雙臂用力,揮動鐵鍬、挖窩培土,張義連續干了一個多小時,栽植了3棵蘋果樹。汗水使得他的眼鏡有了些許模糊,順著臉頰,滴進他奮戰了一年的土地。
休息間隙,張義又來到臨近的果園指導村民趙滿怪修剪果樹。
“趙哥,你看,這部分樹冠枝條太密集,重疊、交叉在一起,這叫并生,可以把這兩根枝條從基部剪掉,這叫疏剪?!睆埩x邊說邊示范?!皬垥泚碜员本┐髾C關,學問多,人家講的技術,我信!”趙滿怪感激地說。
“這不,春季大忙嘛!這幾天組織300多人栽果樹,整形修剪、澆灌補水、中耕除草,我也幫村民干點活?!睆埩x累并快樂著,“村里4000多畝蘋果陸續進入盛果期,總產能達到600多萬公斤。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新發展蘋果380畝,去年已初步掛果,今年開始蘋果會越結越多?!?/p>
果嶺村位于盧氏、洛寧、靈寶三縣(市)接合部,方圓面積達3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多米,山嶺起伏、溝壑縱橫,曾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引進發展蘋果產業以來,紅彤彤的蘋果為村民帶來了紅紅火火的日子。
為讓更多群眾加入蘋果產業鏈,駐村工作隊聯合鑫生源果業公司,成立山海思源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80畝,建設矮化蘋果果園。張義多方爭取產業資金2365萬元,建設了農游一體化步道、水肥一體化系統、防雹棚、萬噸冷庫、智慧農業設施。
“看見村頭那幾個大字了吧:讓世界愛上中國蘋果。”村書記袁平方介紹,“張書記已經成功把村里的蘋果賣到了香港、澳門,去年還為我們村辦下了蘋果出口、包裝廠出口兩個資質,人均純收入達1.8萬多元,村集體收入從無到有,去年達40.67萬元?!?/p>
除了發展產業,張義將村民的冷暖也放在心上。村里有耕地上萬畝,村民常年田間勞作。眼見群眾十分辛苦,張義多方聯系,為村里捐贈了一批農用三輪車、車載噴霧器。為解決居住比較偏遠的群眾看病、理發等難題,張義邀請三門峽海關黨支部、黃河三門峽醫院黨委來村里開展“義診診健康,義剪剪風貌”黨日活動。
和煦春風吹過,蘋果樹枝如海浪般搖曳。很快,這里將花海芬芳,又將碩果累累。花果飄香,既是美麗鄉村、富民產業,也是濃濃的“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