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是近年來備受青睞的網紅打卡旅游線路。在山東省青州市廟子鎮,有一條“魯中川藏線”,這兩年也火得很。
盛夏的魯中山區雨水豐沛,一場雨過后,藏在大山深處的廟子鎮北崔崖村空氣清新、青山如洗,村旁的遇龍河湍湍流淌,引來不少游客親水消暑。
看著一年四季水流不斷的遇龍河,村里人動起了腦筋。幾年前,時任廟子鎮北崔崖村村委會主任的王海營在村民的質疑聲中牽頭成立遇龍河旅游專業合作社,首期投入6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當年就收回成本。“遇龍河是大自然對我們小山村的饋贈,一年四季不斷流,經過專業打造,一下成了‘網紅’景點,給村集體和村民帶來了收益?!比缃?,作為合作社的理事長,王海營的主要精力在景區管理上。
北崔崖村只是廟子鎮打造的“魯中川藏線”其中一個節點。這條總長66公里的自駕旅游專線沿途聯起30多個村,建成旅游景點20余個,山水環繞,彎道較多,以險秀著稱。
廟子鎮副鎮長呂欣然說,“魯中川藏線”既是一條景觀長廊,也是一條產業大道,鋪就了鄉村振興之路。當地把“交通+全域旅游”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以“魯中川藏線”為抓手帶動全域農文旅、特色產業、基礎設施等全面發展。
“魯中川藏線”從楊集社區穿行而過。幾年前,90后山西女孩張慧如到楊集社區寫生,對這里的自然風光一見傾心,決定留下來和朋友合伙開民宿。如今,她的民宿“青苔小院”成了不少高校師生寫生的定點住宿點。“魯中川藏線”的興起,每年為“青苔小院”帶來3萬多人次住宿。
在張慧如的帶動下,一批服務高校師生研學和寫生的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廟子鎮因勢利導,以楊集社區寫生基地為基礎,打造了集書畫產業下鄉、藝術主題民宿集群于一體的“楊集岸青文創谷”。
目前,“魯中川藏線”沿線形成了以“彌小子”“俏莊家”等農田觀光體驗基地為代表的“農業+旅游”;以沿河漫步、彩虹路騎行等活動為代表的“體育+旅游”;以橫蘭古村康養基地為代表的“康養+旅游”;以上莊—長秋紅色教育基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旅游”等精品業態。
“魯中川藏線”自2019年建成以來,已吸引游客30多萬人次,帶動沿線的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分別增長68%和200%。據青州市委組織部介紹,當地推行“黨建+企業+農戶”模式,充分發揮鄉村資源、生態資源等綜合優勢,營造“以農興農”的文化氛圍,實現了農家變旅館、鄉村變景區、村民變員工的轉變。 陳國峰 張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