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牢固樹立選調到基層、培養在基層、成長在基層的用人導向,全面提振選調生干事創業精氣神。
選好“練兵場”
文登區堅持把基層作為選調生培養的“練兵場”和“主陣地”,在歷練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下沉基層壯筋骨。將錄用的選調生全部安排到村擔任書記助理、主任助理等職務,嚴格落實遍訪一次全村農戶、幫扶一戶困難群眾、記錄一本民情筆記、寫好一份調研報告制度,確保選調生在基層接地氣。
互動交流提素質。將選調生教育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注重推行“理論+實踐”的培訓模式,定期舉辦以互動交流、講評考學為內容的“周五課堂”系列培訓,參與巡察督查、征地拆遷等重大任務,推動個人綜合素質提升。
多重培養強本領。實行“區級導師+鎮街導師”雙重培養計劃,為每名選調生確定一名區級領導干部和一名思想好、作風正、經驗豐富的鎮街科級干部,幫助熟悉情況,傳授工作方法。為選調生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實行“一人一策”的訂單式培養,涌現出奉獻基層、帶領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典型。
找準“發力點”
文登區以開展“國情調研”為抓手,引導選調生當好鄉村振興“三大員”。
當好“兩委”換屆組織員。發揮駐村優勢,采取拉家常、講政策等方式積極宣傳換屆政策,2019級選調生劉凱配合鎮黨委遍訪村“兩委”成員、農村黨員、村民代表和有參選意向人員,將85名“信得過”“靠得住”“能托付”的人才納入組織視野。
當好脫貧致富行動員。開展“進家門、察實情、聽民聲”走訪活動,全面了解村民發展意愿,掌握農村資源稟賦,抓住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機遇,幫助32個任職村成立軟棗獼猴桃、丑梨、火龍果、蘋果等專業合作社。界石鎮板橋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房廷廷,自創微信公眾號“昆崳山下小房子”,幫助村民銷售蘋果,協助村黨支部建設蔬菜基地,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注入活力。
當好鄉村治理服務員。引導選調生放低姿態、撲下身子,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葛家鎮岔河村是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2019級選調生杜宏佳擔任村書記助理后,創新黨員信用管理機制,建立黨員信用積分管理臺賬,激發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時,她還利用中醫專業特長,免費為群眾提供養生保健服務,使岔河村不但甩掉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還成為遠近聞名的“示范村”。
培植“營養土”
文登區構建選調生培養體制機制,厚植選調生基層成長沃土。
注重真情關愛。建立談心談話制度,隨時掌握選調生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對崗位變動的選調生談話勉勵,對存在思想誤區、工作出現問題的及時幫助。
減輕工作負擔。規范“屬地管理”,清理不必要的會議、文件和督檢考事項,讓選調生輕裝上陣、聚焦主責主業,營造良好工作和成長環境。
激勵擔當作為。用好選調生到村任職工作補助資金,提高財政資金激勵效能。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引導選調生除去“洗的碗越多,打碎的就越多”的顧慮,為敢闖敢試者“撐腰鼓勁”。
2019年以來,該區共有52名表現優秀的85后選調生擔任鎮街中層正職,7名選調生走上科級領導崗位,90后選調生隋宏亮成長為威海市最年輕的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