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兩委”換屆前,宿州市蕭縣分片召開座談會。
安徽省宿州市將村(社區)“兩委”換屆作為強基固本的一場“大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足做細各項準備工作,為高質量推進村(社區)“兩委”換屆打下堅實基礎。
早謀劃早部署,把握換屆工作“主導權”。從去年下半年起,市委組織部及時指導縣鄉兩級摸底數、抓研判、排人選。結合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鄉走村入戶”、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制度,1364名縣、鄉領導干部到鄉鎮(街道)、村(社區)調研指導6505人次,逐鄉逐村建立“選情臺賬”,做到基本情況、班子運轉、黨員現狀、人選儲備、群眾訴求、風險隱患“六個清楚”。
早整頓早整治,防范化解換屆“風險點”。先后倒排軟弱渙散村(社區)45個、后進村51個,并納入整頓范圍。建立“1名縣級領導幫聯、1名鄉鎮領導包干、1個縣級部門結對、1名駐村干部全程指導”組團攻堅機制,“一村一策”全面完成整頓任務。全面排查梳理近3年來涉及農村的來信來訪312個,逐縣(區)反饋辦結情況。緊盯村(社區)“三資”管理,全面完成1163個村和173個社區“兩委”成員經濟責任審計,讓干部“清白”換屆、群眾“明白”選舉。
早醞釀早聯審,提前布局蓄滿“源頭水”。聚焦“一肩挑”、年齡、學歷、年輕干部等核心指標,摸排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巾幗”能人、致富能手1.1萬多名。深化實施“選青推優”計劃,通過“縣級選青”公開招、“鄉鎮推優”本土選,選拔后備干部5302名,確保每村不少于3名,先后有226名表現突出、條件成熟的進入村“兩委”班子,3290人被列入新進村(社區)“兩委”班子人選。嚴格落實人選資格聯審機制,推動聯審前置,堅持邊“過堂”、邊完善人選名單,列出確定人選、意向人選、無合適人選三張清單,反復醞釀比選,切實做到好中選優、優中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