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鎮安鎮戶帕村的尖山坡芒果種植基地,記者看到,350多畝的芒果林郁郁蔥蔥,拳頭大小的芒果掛在枝頭,香氣濃郁。果農們正在林間忙碌著,給枝頭的芒果“寶寶”們套上袋子。
別看這里現在一幅瓜果飄香、豐收在望的場景,就在五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山坡。
戶帕村位于鎮安鎮的北部,藏在怒江西岸莽莽群山之中,位置偏僻,山多地少,曾經是龍陵縣脫貧攻堅戰中一根難啃的“硬骨頭”。從2019年開始,村“兩委”緊盯發展村集體經濟這個抓手,以“脫殼—脫單—上雙”為目標,縣、鎮、村三級合力,多次進行深入考察,科學謀劃建設尖山坡芒果基地。
然而,產業還沒上馬,就先遇到了土地問題。尖山坡雖然屬于集體土地,但多年來一直沒有統一規劃,是由當地村民自發開墾、自發種植著。
聽說村里要把地“收”回去種芒果,有村民不樂意了。為此,村黨總支書記趙茂武帶著村干部們,日夜奔走、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最終,村黨總支從群眾手里收回、盤活了350畝連片土地,種下了滿山芒果苗,還成立“戶興勞務服務專業合作社”“戶帕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和“龍陵縣忠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黨總支+基地+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為群眾增收提供組織保障。
芒果生長到掛果周期為五年。為保證期間資金不斷鏈、產業正常發展,戶帕村結合自身經驗摸索、外出學習總結以及大膽實踐,成功探索出“以短養長”的套種方法,將百香果、無筋豆與芒果進行套種,很快便見到了效益?!拔覀兎謩e套種了100多畝百香果和30多畝無筋豆,實踐證明‘以短養長’的模式很成功,百香果種下去大約6個月時間就掛果,無筋豆今年6月份就實現15萬元的收入。”趙茂武說道。
不僅是戶帕村,其他村也紛紛加入進來。截至目前,基地帶動戶帕、邦別兩個村近800戶農戶種植芒果、百香果、無筋豆、小金豆等1600余畝,2022年實現收入800余萬元。與此同時,基地還雇用當地村民進行日常管理,群眾在村集體土地上就近務工,實現務工收入242.4萬元,累計帶動農戶667戶。
記者了解到,尖山坡芒果基地還成了龍陵縣鄉村振興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全縣基層黨員教育實訓示范基地和縣委黨校實踐教學基地。一顆小小的芒果,正在怒江西岸莽莽群山之中茁壯生長,為龍陵縣繪制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本報通訊員 付永強 本報記者 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