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縣有115萬畝竹林,種植面積在湖南排第一,在全國排第三,全縣有超30萬農民從事竹產業。竹子,是湖南省桃江縣的名片,也是三堂街鎮赤塘村黨總支書記高亞眼中村子發展的“鑰匙”。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去年高亞將關于竹產業創新發展和山區林道建設的建議帶到了北京,建議以湖南省桃江縣為試點縣,打造以竹為特色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一年的時間里,高亞照著自己心中繪制的藍圖,推動赤塘村的發展一步一個腳印邁向新臺階。
“2022年,全縣竹業產值達147.28億元,農民人均竹業收入達4000元,但是要想做到鄉村振興,村民增收致富,還需要解決竹資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竹產業科研體系不完善、缺乏龍頭示范引領等許多問題。”2020年正值村“兩委”換屆,當時年輕有干勁的高亞,受老書記和村民們的信賴,最終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一上任,諸多問題就擺在她面前。赤塘村境內總體缺水,急需鞏固現有水庫蓄水功能、新修水庫增強灌溉功能,徹底解決抗旱水源的問題。過去的一年里,結合桃江縣竹旅文化體育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赤塘村已經建成了1200立方米的冷鏈倉庫,利用本地楠竹資源優勢,積極開發培育筍竹兩用林,不斷促進竹業增效、竹農增收。
去年此時,高亞常常將年輕人返鄉這個話題掛在嘴邊。赤塘村是桃江縣有名的產糧區、產油區,由于種地效益偏低,農產品價格不穩定,村里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年輕人不想種,老年人種不動” 是赤塘村多年來農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在去年提交的議案上,高亞還特別提到了如何吸引人才返鄉的問題。“只有不斷拓展農村就業空間,對鄉村人才引進、使用、激勵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加大農業農村人才創業扶持力度,在進修培訓、項目審批、信貸發放、稅費減免等方面,向產業帶頭人傾斜,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
“政策扶持是一方面,但是打鐵必須自身硬。”高亞了解到,村里有2000余畝原生態油茶林,村民對發展油茶林產業的意愿很高,但一直苦于技術瓶頸,高亞想方設法邀請到了湖南省林科院油茶研究所的幾位專家來村調研指導,在得到了肯定和技術扶持之后,村“兩委”不再猶豫,決定發展油茶林產業。
如今村里成立的赤興原生態食用油加工廠,逐步建立了茶籽油、菜籽油的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創立了屬于赤塘村的“黃栗山”品牌?!袄蠒浻姓ビ图夹g,年輕人思維廣闊,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將產品銷售出去,摸索了更多發展產業的渠道?!备邅喺f。2023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21年的20余萬元突破到200萬元,村級自身造血功能得到顯著增強,村干部干事更有底氣了,講話也更有分量了。
村級集體經濟的持續發展,較好地解決了本地勞動力就業難題,吸引了一批年輕人返鄉創業。赤塘村在做大集體經濟“蛋糕”的同時,堅持用心用情分好“蛋糕”,村級公益事業投入逐年增加?!叭ツ暌荒甑臅r間里,我們赤塘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形成了集體經濟反哺民生事業的良性循環。”展望明天,高亞充滿信心?!俺嗵链宓泥l村振興未來可期?!彼f。
本報記者 華賢東
通訊員 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