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現狀,內蒙古土右旗實施人才領航工程,著力解決土壤鹽堿、品牌稀少、農民技術薄弱等問題,進一步為鄉村振興添智賦能。
改良土壤鹽堿化,夯實農業根基。落實領軍人才集聚計劃,吸納高端人才,建成院士工作站,研發農用微生態制劑,構建微生態循環農業。投入60萬元助力創新團隊科研,組織科研活動10余次,種植試驗田1萬畝,研發適用于農作物微生態制劑7種,培育適宜鹽堿地種植的牧草及農作物5種,實現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以及鹽堿地高效治理,為全旗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發展特色種養業,開創特色品牌。深化產學研合作,建成荊芥、金杏等10個科技小院,其中甘露子科技小院獲批國家級科技小院,研發特色產品3種。采取“村集體+企業+農戶”發展模式,發揮地域優勢,依托甘露子種植,爭取扶持資金600多萬元建成醬菜廠,建立地梨種子資源庫和兩條生產線,培養出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延長產業鏈,真正把地梨、金杏等做成大產業,創造區域化特色品牌,以產業引領鄉村振興。
科普農業技術,培養時代新農人。大力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發揮基層特派員及特派員工作站作用,定期組織科技特派員進入田間地頭為農牧民提供技術培訓,進行技術示范和推廣。以特派員工作站為交流平臺,深入涉農企業開展政策解讀與宣講,挖掘涉農企業科技創新需求、協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項目10次、轉化科技成果3項。通過農業技術推廣,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鄉村種植大戶、新型經營主體示范戶2540人,不斷壯大新農人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