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錢送物不如送個好的帶頭人。”記者從山東省臨沂市委組織部了解到,該市今年為后進村選配了546名村黨組織書記,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去年年底,臨沂市聚焦打贏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這場硬仗,在蒙陰、蘭陵兩縣啟動村黨組織書記選配改革試點,今年4月在全市推開。據介紹,試點主要針對軟弱渙散、支部書記空缺、村干部涉黑、考核排名靠后等后進村,今年選配的546名村黨組織書記中,機關干部210名、退役軍人155名、回鄉創業企業家27名、原村兩委成員91名、其他鄉土人才63名。459人擁有高中以上學歷,平均年齡比過去下降了7.4歲。
為助力新配村書記開展工作,臨沂市建立了一套激勵機制。一是扶持幫包機制。要求鄉鎮黨委書記每月到試點村現場辦公1次、每季度與新配村書記開展一次談心談話;每個試點村安排1個縣區直部門結對,縣區財政連續兩年每年每村撥付不少于20萬元經費。二是激勵保障機制。對新配村書記,嚴格落實基本報酬、獎勵報酬、崗位補助、社保保險等待遇,并增設晉位獎勵。同時明確,任職期間考核為優秀等次的,優先作為“兩代表一委員”和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先進個人推薦對象。
新配村書記學歷層次高,年輕有活力,干事勁頭足。31歲的蘭陵縣婦聯干部王彤,剛被選派到田家莊村任黨支部書記時,就聽到一句“刺耳”的話:“你來村里能干成什么事?要不,先修一條路試試!”王彤沒有被這個“下馬威”嚇住,帶領黨員干部募捐,兩三個月就籌集了31萬元。眼看水泥路快開工了,原來冷眼旁觀的村民坐不住了,主動問王彤:“修路錢夠不夠,不夠,我們再捐!”退役軍人吳付強選配到蘭陵縣大仲村鎮樂沂官莊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時,面臨收回村里違規出租的103畝集體土地難題。吳付強迎難而上,先后5次上門找承租戶講政策、講法律,并請承租戶親戚幫忙做工作,最終順利收回并重新出租,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1.5萬元。
此番選配村黨組織書記打破了地域和身份限制,臨沂市共儲備13300多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才,這些人才正通過到強村掛職、到涉農站所跟班學習等方式,強化實踐鍛煉,提升能力素質,著眼于下一輪村黨組織集中換屆,推動全市基層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