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文家畈村通過了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驗收。
2019年項目申報時,文家畈村是軟弱渙散村、后進村。鎮里為什么要將這個后進村推薦為省級項目試點村呢?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燕說出了背后的考量。
九資河鎮地處大別山景區,鎮里景區沿線的村莊當時共開設了60多家農家樂,唯獨位于鄉鎮中心街地帶的文家畈村沒有開起來。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村里外來人口多、環境差、矛盾大。
“當初將文家畈村報上去的時候,確實上級部門很猶疑。”羅燕介紹,其實鎮里也面臨兩難選擇。他們清楚,若把試點項目落戶基礎好的村,見效會更快更出彩,“綢緞上繡花”總歸要比“麻袋上繡花”來得容易。而放在文家畈村,意味著要冒風險,一旦創建不成功,是要挨板子的。但經過商量,鎮領導班子決定,還是將文家畈村報上去。理由是,近兩年,其他村或多或少都享受過項目建設的紅利,如果不利用這次機會拉文家畈村一把,文家畈村就可能繼續“沉寂”下去,軟弱渙散的現狀難有根本好轉。“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不是造景點、堆盆景,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通過科學配置資源,破解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羅燕說。
不出所料,在文家畈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難。僅人居環境整治就陷入半年停滯,該拆的違建一處也拆不動,村民們多在等待觀望。鎮里給村里出主意,先做好黨員干部的工作。黨員周漢剛帶頭拆除了自家安裝不久、價值兩萬元的遮陽棚后,產生了明顯的示范效應,13家違規搭建的遮陽棚很快被拆除。接著一院一景的仿古庭院、旅游公廁、游客步道建設等基礎性工作順利推進。文家畈村干凈了,好看了。
鎮里對文家畈村的試點內容進行了明確界定,不僅要探索怎么“打扮”,也要探索如何發展。“面子”要好看,“里子”要實惠。考慮到鄰村農家樂已布局多年,文家畈村選擇走錯位發展道路,主推油面、茯苓、板栗等地標優質農產品銷售,通過培養示范戶,帶動全體村民參與。
曾在浙江打工的黨員聞瑩,今年4月份在村書記楊勵武的鼓勵下,回村開了首家地標優品店。聞瑩一邊參加各種電商培訓,一邊摸索在抖音發布特產、民俗小視頻。但由于鎮街和各村當時還沒有快遞直營站點,物流成本很高,聞瑩幾乎發一單就要貼一單快遞費。加之抖音等社交平臺線上銷售審核愈加嚴格,單兵作戰很難夠到門檻。
“不能讓沖鋒的人‘犧牲’!”鎮村干部了解到聞瑩的難處后,由鎮里出面,與快遞公司協調建設物流站點事宜,與鄉鎮電商龍頭企業協商幫帶、助銷事宜,發動45戶仿古庭院各自打造“一戶一品”,既擴大了產業規模又避免了惡性競爭。
今年以來,來文家畈村“打卡”的游客越來越多,一個曾經的軟弱渙散后進村,搭上了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的“快車”。回過頭來看,九資河鎮當初的“選點”理念,給人留下了一連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