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R義珍和村民搬運化肥。
通訊員 韓偉軍 攝
▲馬義珍走訪貧困戶扎才旦。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4月10日,地處黃河岸邊的化隆回族自治縣牙什尕鎮哇爾江村春意盎然,嶄新的文化廣場上格外熱鬧。
經過“第一書記”馬義珍的積極爭取,今天,化隆籍愛心人士——杭州北味肴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金明要給全村的94戶回族、藏族群眾各發放2袋化肥,總價值達3萬余元。發放現場,大家有秩序地在“第一書記”和村兩委的安排下領取。領到化肥的貧困戶扎西索南高興地說:“這幾天家里正在種菜,需要施肥,真是及時雨啊!”
馬義珍是化隆縣交通運輸局的一名干部,2018年4月,新一輪全省“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調整后,他被縣委組織部選派到哇爾江村擔任“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太見到我們,說起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村里發生的變化,講起了一件最難忘的事。
貧困戶拉西索南一家于去年春節前夕發生了車禍,讀高三的女兒多杰吉肝破裂,傷勢嚴重,昂貴的醫療費和護理費,對經濟本來就困難的拉西索南一家來說是雪上加霜。村民們得知情況后,自行為拉西索南家籌集了4383元醫療費,但這遠遠不夠支付醫藥費。就在這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馬義珍第一時間帶領村干部和駐村干部來到拉西索南家了解情況。在他的積極協調和多方努力下,拉西索南收到了民政局、社保局等相關部門籌集的7萬余元醫療費。周太說:“馬書記為我們百姓辦了件大好事”。其實,這只是馬義珍當“第一書記”以來,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貧困戶楊木海買得知我們來采訪,主動找到我們說:“馬書記來給我們辦的事真不少,現在村里裝了路燈,晚上我騎摩托安全多了。以前電線老化,害怕火災,現在電網改造了,再沒擔心這事。”
馬義珍發現,哇爾江村的藏族村民中,不少人保留著射箭的傳統,認為應該創造條件,保留這一傳統體育項目,便多方爭取為村民修建射箭場。村民扎西當周是一名射箭愛好者,他高興地說:“看到村里在修射箭場,我太高興了,以后我們就有場所舉辦射箭比賽了!”
去年,在馬義珍的協調下,西寧隆安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一行人來到哇爾江村,為90戶貧困戶家庭送來了價值1.5萬余元的1000只雞苗;爭取到互助幸福院內電視機、象棋、音響等設備和廚房設施,共計價值達5萬余元,供空巢老人們休閑娛樂、休息和用餐;為全村90戶人發放花椒樹苗共計1100棵;協調返鄉創業心連心愛心團隊,開展返鄉創業心連心活動,為貧困戶送去總價值2.5萬元的慰問品。
馬義珍帶領扶貧工作隊,通過勞務輸出、拉面帶薪在崗實訓、牛羊養殖等產業扶持、結合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和文化廣場、美麗鄉村建設、道路硬化、鄉村亮化工程、危舊房改造等項目,共計爭取資金1600萬余元,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對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摘帽的標準落實到位,2018年哇爾江村順利實現全面脫貧。
說起今后的打算,馬義珍胸有成竹地表示:“為了做好今年脫貧村各項鞏固工作,我們已經向化隆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申請國際農發基金項目,確保哇爾江村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目標?!?/p>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瘪R義珍正與哇爾江村扶貧工作隊成員,全力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上,以高度的擔當,用一件件為民、務實的工作,為群眾創造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