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薄農場”開張。
“叮!微信收款75元;叮!微信收款198元……”10月31日,在浙江景寧縣黨群服務中心的“消薄農場”,縣人大常委會法治委員會副主任陳麗海在參加完主題黨日活動后,用微信掃一掃,購買自己心儀的土雞、老紅米、黑木耳等農產品。“這幾筆收入,最終將進入該縣沙灣鎮、鸕鶿鄉所轄集體經濟薄弱村的賬戶和村民手中。”一旁的工作人員邊解說,邊忙著記錄購買者信息。“開張”不到一小時,就成功銷售了31件產品,入賬3000余元。
“消薄農場”的點子怎么來的?景寧縣領導在開展主題教育調研過程中,收到部分村反映增收難的問題。“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還是要靠農村的內生動力。例如,讓純天然的農產品進入城市市場,就是一個好方法。”景寧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農場如何選址?選擇一個人氣旺、流動量大的公共場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縣黨群服務中心地處城市中心,每天前來參觀、開展活動、參與學習的黨員和群眾起碼上百人,是最佳場所……”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消薄農場”成功落戶縣黨群服務中心。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農場由各鄉鎮充當“經銷商”,向村民統一收購農產品,統一包裝,統一展示,統一編碼,黨群服務中心負責產品陳列和管理,最終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為方便群眾購物,“消薄農場”形成了“基地直供、展銷自提、網絡下單、郵政配送”的供貨、售貨、送貨一條龍運營模式,在現場下單的可自行提走,也可享受免費送貨上門服務。
目前,“消薄農場”已匯集了該縣英川鎮、沙灣鎮、鸕鶿鄉等5個鄉鎮的28種生態農產品。下一步,將根據季節變化和“消薄”需求,增加更多優質的農產品,打造成景寧縣生態農產品的展銷主陣地、村民和村集體創收的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