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底子薄、渠道窄、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通過健全一個考核獎勵辦法、強化一系列組織保障、推行13種模式為主的多元發展方式,把基層黨組織優勢轉化為集體經濟發展優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政策激勵“增動力”。該縣修訂完善《祿豐縣發展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考核獎勵辦法》,涉及收入核定、考核獎勵等5個方面18條具體措施,集體經濟收入較上年新增2萬元以下的,新增收入部分100%納入獎勵;年新增收入在2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的,按相應比例計算納入獎勵;當年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在15萬元以上的,無論當年集體經濟收入是否實現新增,均可以實施獎勵。
黨建引領“聚合力”。實施村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行動計劃,組織120名村組干部和后備力量免費上大學。整合125名農技人才成立農技服務小分隊,實現每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有1名以上農技人員聯系指導。
多元發展“添活力”。引導各鄉鎮和村(社區)積極探索實踐“資產資源租賃型、土地流轉創收型、協調服務創收型、興辦經濟實體型、開展股份合作型、依托電商增收型、產業帶動發展型、集鎮拉動盈利型、異地開發增值型、旅游創收帶動型、公益事業開發型、特許經營共享型、混合經營多元型”等13種發展模式。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鄉村旅游企業等經營實體,探索“黨建+田園綜合體”生態發展模式。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縣165個村(社區)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636.56萬元,較上年增長43.2%。